爐具網訊:穩步發展生物質能。積極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。促進光熱多形式利用,推動太陽能熱利用由生活熱水向城市供熱、制冷轉變,逐步實現太陽能熱水、采暖、制冷系統的規?;瘧?。同步推進發展生物質能清潔取暖、供熱,鼓勵實行熱電聯產。因地制宜實施一批以太陽能、風能、生物質能、地熱能、分布式儲能等協同開發利用的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。近日,山東省濟寧市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,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情況。
近年來,濟寧市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優化,制定出臺了《濟寧市能源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和《關于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,大力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,著力構建清潔、高效、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,以更高目標和更實舉措,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運行和高質量發展。
一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總體情況
一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應用規模不斷壯大。
二是新能源多元化利用模式更加豐富。不斷促進太陽能光熱、生物質熱和地熱能等多種形式開發利用,推廣“太陽能+空氣源熱泵供熱”“太陽能+天然氣”“太陽能+電能”等模式。全市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4200多萬平方米,地熱能應用面積800多萬平方米,地熱能采暖初具規模。泗水縣和鄒城市先后被確定為省級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示范縣,建成了民和新能源公司等5個生物質燃料加工中心,建設了10條生物質粉碎、壓塊生產線,形成了生物質成型燃料10萬噸的生產能力。泗水縣高峪鎮和魚臺縣魚城鎮被納入首批省級綠色能源示范鎮,積極探索生物質能和地熱能開發利用。
三是儲能示范應用試點規模逐步提升。結合可再生能源發電、新能源微電網等項目開發與建設,積極推進儲能調峰電站合理規劃布局。
四是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初見成效。
五是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工作穩步推進。去年,濟寧市嘉祥縣、魚臺縣、梁山縣、曲阜市和鄒城市被納入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規?;_發試點后,5個試點縣按照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,成立工作推進專班,制定了規劃方案,明確年度工作重點和建設任務,試點工作穩步有序開展。實現了光伏發電、智慧儲能、智能充電樁一體化發展。
二、下步重點工作
對標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戰略目標,統籌優化新能源開發布局,圍繞打造“魯西南(濟寧)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”、“山東省新型儲能產業基地”和“綜合智慧能源示范區”等,逐步建立起城鄉統籌、綠色低碳、智慧互聯的多能互補新能源體系。力爭到今年底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50萬千瓦以上;到2025年底,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達到800萬千瓦左右。
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,打造“魯西南(濟寧)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”
一是大力發展“光伏+”工程。以 “時代永福漁光互補項目”為主體,全力打造“魯西南(濟寧)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基地”。聚焦光伏和生態修復融合發展,實施“漁光互補”、“農光互補”綜合治理工程;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,支持“光伏+屋頂”分布式發電,加快5個試點縣項目建設進度,爭取提前達到國家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規?;_發試點縣驗收標準。到2025年,全市力爭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700萬千瓦左右。
二是穩步發展生物質能。結合濟寧市鄉村振興戰略,按照規劃先行、科學合理原則,充分發揮農林生物質資源儲量豐富、品種多樣、布局靈活、適應性強等優勢,因地制宜建設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,合理布局發展垃圾發電。到2025年,全市農林生物質、垃圾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4萬千瓦左右。
三是積極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。促進光熱多形式利用,推動太陽能熱利用由生活熱水向城市供熱、制冷轉變,逐步實現太陽能熱水、采暖、制冷系統的規?;瘧?。同步推進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暖、供熱,鼓勵實行熱電聯產。
創新能源生產消費新模式,打造綜合智慧能源示范區
一方面,依托濟寧市新能源領域龍頭企業,加強光伏組件、動力電池、分布式能源、儲能、智能微網、氫能等核心技術研發與融合發展,通過統籌規劃、優化設計、系統集成,因地制宜實施一批以太陽能、風能、生物質能、地熱能、分布式儲能等協同開發利用的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。另一方面,利用采煤塌陷地、河流沿岸等可用資源,推動能源產業和生態農業、觀光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,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。
原標題:濟寧市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
掃碼申請加入
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